拍好人像摄影,应该关注的细节绝对不是只有「人物」而已,必须从根本去了解光线对画面氛围、调性的影响,从结构上去拆解场景特性再谈如何将人物适当放在画面中,在场景中选择与氛围同调的「纹理」(如砖墙、树木、斑驳漆面的木门)来强化调性,最后如何适当引导人物表现。
所有的环节,KEVIN 老师用一帧帧流动的动态影像示范照片选景的过程,并标出应该注意的细节,最后才用平面照片示范最后拍摄结果,完全拆解一个专业人像摄影师照片的形成过程,无私的分享给学习者。
硬体:
任何可拍摄的装置如手机、类单眼、单眼相机
软体:
Lightroom调色软体(可选用)
基本知识:
手机摄影无特定知识要求,持单眼相机者建议对相机操作、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有基本认识
人像爱好初学者
想进阶打好基础功人像爱好者
希望建立多变手法突破现状的人像爱好者
想建立完整光线、选景及人像应用变化技巧的摄影爱好者
想彻底了解专业摄影师拍摄过程摄影者
光线是有颜色的,而且颜色会随著时间而变化,也就是色温! 老师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图的自然光色温 K 值与时间的关系
多数人拍摄时会开启「自动白平衡」,开启「自动白平衡」时会看不到 K 值,当相机发现黄色太多,会自动增加蓝色来平衡黄色,这也就是会什么在夕阳拍摄的时候,拍出的结果并不如眼睛所看到的那么鲜黄。
而在阴天的时候,照片也比眼睛所看到的多了一些暖色调,也都是白平衡自动调整的结果。
所以在拍摄现场,开启「自动白平衡」后通常无法拍出肉眼所看到的结果,但好处是对於不擅长操作白平衡的使用者,能快速的让画面变成一个中间的调性。
肉眼所看到在黄光环境的画面
开启「自动白平衡」的拍摄结果
但要如何才能拍出眼前所反应出来的颜色、大地的颜色、光线的颜色呢?Kevin 老师也在课程提出他的建议。
即使是人像摄影,画面中也不会只有人,所以就有了构图的问题,也就是人与景的结合。在人与景的结合过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「色块的观察」以及「平衡分布」。
什么是分布与平衡:亮与暗的对称、在画面中的分布,视觉上在画面中看起来是不是舒服的、均匀的、对称的分布色块,并留下适当的空白。
色块的对称
色块的对称
色块的对称与主从关系
色块的对称与主从关系
人像拍摄的精华在於根据不同场景特色拍出相应的氛围或地标特色,让画面中不只是人物,更有环境特性的加分。很多人面对看起来很美的景色加入人物之后其结果是「没有感受的那么美」,也有很多机会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拍起来却很有温度,当然更多机会是在一开始面对场景时不知从何下手。
其实只要记得从点、线、面开始思考,将眼前所见景与物「结构化」,粗分为点结构、线结构与面结构,最后加上「纹理」的观察,就很容易切入拍摄。
看到色块,判读出结构,对於场景的掌握就完成一大半
将人物置放到场景中
一张照片的陈述力清楚与否,构图影响很大,摄影者最终要对场景及景中元素做出取舍,并且与人物组合。课程中列举 10 种构图变化作为拍摄的起点,破除多数人习惯将人物或主题置放在中间的习惯。
很多人容易卡关在「人物引导」上,面对人物在画面中不知要怎么表达、要做什么?其实一样以解构的概念加上对人物表现的正确认知,将人物表现拆解为肢体关节、可进行的动作变化及代表含意,及可进行的「行为」这三大部分,就可以衍生很多表现变化。
人物表现有风格选择的问题,因为人是有情绪的被摄体,情绪与肢体表现又息息相关,透过简单而适当的语言可以达到有效沟通引导的效果。